您现在的位置:子宫颈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 子宫颈妊娠护理 >> 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现状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4月第54卷第4期

作者:王仁杰李悦含耿玉笛高纯陈刚汪辉靳镭马丁廖书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妇产科,武汉

通信作者:廖书杰,Email:sjliao

tjh.tjmu.edu.cn

摘要“

子宫颈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免疫治疗途径相继出现了预防性和治疗性HPV疫苗。迄今,已有3种预防性HPV疫苗得到批准并广泛使用,均显示出高效性和安全性,但无法消除已经存在的HPV感染;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也已取得了新的进展,包括活载体疫苗、多肽和蛋白质疫苗、核酸疫苗以及细胞疫苗等。这些疫苗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但仍处于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实际应用有限。本文回顾了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总结各种疫苗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分析疫苗的应用前景,旨在为中国人研发原创型子宫颈癌HPV疫苗奠定基础。

子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居第4位的妇科恶性肿瘤,年我国约有10万例女性患病,约3万例患者死亡,而且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1]。目前的研究已明确,子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约99.7%的子宫颈癌患者合并有HPV感染[2],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病的最主要原因,HPV16和18型是两种最常见的高危型HPV,分别占62.6%和15.7%[3]。

HPV是子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据估计,大多数性活跃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1种HPV型别,大多数子宫颈HPV感染在1年或2年内自行消退;但在某些个体中,持续性感染可能导致尖锐湿疣、子宫颈癌前病变甚至是癌变[4]。HPV的基因组编码6种早期调节蛋白(即E1、E2、E4、E5、E6和E7)和2种晚期结构蛋白(即L1和L2)。早期调节蛋白调控HPVDNA的复制、转录以及恶性转化,而晚期结构蛋白编码HPV衣壳蛋白。

目前,HPV感染相关的子宫颈癌及其他疾病的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热点,预防性和治疗性HPV疫苗的研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预防性疫苗仍存在缺陷,治疗性疫苗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旨在对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为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推广以及研发中国人原创型子宫颈癌HPV疫苗奠定基础。

一预防性HPV疫苗

预防性HPV疫苗由重组HPV衣壳蛋白L1组装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particles,VLP)构成,针对特定的致癌HPV型别产生中和抗体,预防初治个体的HPV感染。VLP不含遗传物质,因此,无HPV感染或致癌的风险。而且与天然的衣壳蛋白相比,预防性HPV疫苗显示出更强的免疫原性,能够产生显著高于天然HPV的病毒抗体滴度,诱导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HPV疫苗有3种,包括四价HPV疫苗(即Gardasil,覆盖HPV6、11、16、18型)、二价HPV疫苗(即Cervarix,覆盖HPV16、18型)以及九价HPV疫苗(即Gardasil9,覆盖HPV6、11、16、18、31、33、45、52、58型)。见表1。

1.预防性HPV疫苗的效果:预防性HPV疫苗的使用已有10年,高接种率国家的HPV16、18型感染已减少,HPV相关疾病也大大减少,如尖锐湿疣、子宫颈细胞的异型增生和子宫颈癌[5]。据报道,9~15岁的女性接种3剂量的HPV疫苗后,发现四价、二价、九价HPV疫苗的抗体滴度分别能够至少持续9.9、10.0、5.0年[6]。

最近1项针对四价HPV疫苗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群相比,接触HPV前接种四价HPV疫苗的人群其HPV6、11、16、18型的感染率最高可下降约90%,尖锐湿疣、子宫颈细胞的异型增生和子宫颈癌的发生率也在持续下降[7]。1项二价HPV疫苗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疫苗能够保护接种者免受HPV16、18型感染,且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率下降[8]。另外1项针对16~26岁年轻女性的随机双盲试验中,与接种四价HPV疫苗组相比,接种九价HPV疫苗组与HPV31、33、45、52、58型感染相关的高级别子宫颈、外阴及阴道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疫苗的疗效持续6年之久,而且能够预防90%的子宫颈癌的发生[9]。

2.预防性HPV疫苗的安全性和局限性: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接种超过2亿剂HPV疫苗[7],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10],但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11],如局部疼痛、肿胀和红斑以及发热、头痛、恶心、肌肉关节痛等。临床试验发现,与接种四价HPV疫苗相比,九价HPV疫苗的局部副反应更常见[9]。有研究显示,疫苗组(接种四价HPV疫苗)和安慰剂组分别仅有21例(0.1%)和19例(0.1%)死亡,并且均未发生疫苗相关的死亡案例,而且超过90%的不良事件被归为非严重事件[11]。接种HPV疫苗后严重不良事件非常罕见,原因尚不清楚。但严重不良事件可能导致参与接种疫苗的人数减少,因此,仍需要进行长期的调查和研究,确定接种疫苗的高风险人群。

目前,已上市的3种HPV疫苗均用于预防HPV感染,而对已经存在的HPV感染的作用较小。原因在于早期病变时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中不存在HPV抗原,难以产生强大的体液免疫;此外病毒蛋白不能在细胞表面明显暴露,免疫球蛋白难以有效根除已有的HPV感染[12]。几项对已感染HPV的女性使用HPV疫苗的研究得出了矛盾的结果,Hildesheim等[13]发现,二价HPV疫苗的接种对HPV感染后的女性没有治疗作用;而Kang等[14]发现,接种四价HPV疫苗后可以阻止CINⅡ~Ⅲ的复发。此外,HPV疫苗使用的体外基因表达载体,制造过程复杂,价格相对较高,使疫苗难以在低收入人群中普及。因此,需进一步研究研发价廉且广泛靶向的HPV疫苗,并降低HPV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3.预防性HPV疫苗的发展前景:目前,有实验室研究了基于L2蛋白的HPVL2疫苗,该疫苗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提供较低的接种价格并且广谱预防HPV的感染[15]。但与基于其他表达系统的HPVL1VLP疫苗相比,HPVL2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产生的抗体滴度较低。目前,采用了多种策略促进HPVL2疫苗的免疫应答,包括优化L2抗原表位、与融合配偶体结合的方法等[16?17]。此外,HPVL1VLP疫苗正在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该疫苗可以通过大肠埃希菌等进行生产,目前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的阶段(临床试验注册号:NCT、NCT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r.com/wacs/1155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