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本病的治疗手段较多,临床决策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并且常常结合药物、手术等综合性治疗方案。现就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尤其是手术方式及手术指征等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病因
子宫腺肌病是内异症由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所致,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慢性子宫内膜炎等发生密切相关。其次高雌激素血症与子宫肌腺病的关系引人注目。
病理
异位内膜在子宫肌层多呈弥漫性生长,累及后壁居多,故子宫呈均匀性增大,前后径增大明显,呈球形,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因局部反复出血导致病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故与周围肌层无明显界线,手术时难以剥除。镜检特征为肌层内有呈岛状分布的异位内膜腺体和间质。
临床表现
痛经
1、半数以上患者有继发性痛经;
2、月经异常: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
3、不孕
4、子宫增大:妇科检查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且有压痛,经期压痛明显。可合并子宫肌瘤和内异症。
诊断
根据症状、盆腔检查及以下的辅助检查可作出初步诊断:
1、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后壁更明显,子宫内膜线前移。病变部位为等回声或回声增强,其间可见点状低回声,病灶与周围无明显界限。
2、MRI检查显示子宫内存在界线不清、信号强度低的病灶,T2加权像可有高信号强度的病灶,子宫内膜-肌层结合带变宽,宽度12mm。MRI对子宫腺肌病的信号较为特殊,诊断准确率达%。
3、血清CA水平多数可升高,阳性率达80%。
4、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总体原则:应视患者肌腺病的严重程度、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而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1、期待疗法:用于无症状、无生育要求者。
2、药物治疗:对于年轻、希望保留子宫者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曼月乐(LNG-IUS);子宫增大明显或疼痛症状严重者,可应用GnRH-a治疗3~6个月后,再使用口服避孕药或LNG-IUS。LNG-IUS治疗初期部分患者会出现淋漓出血、LNG-IUS下移甚至脱落等需加强随诊。
3、手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