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子宫颈妊娠治疗专科医院 >> 子宫颈妊娠症状 >> 第79天护考天天学妊娠期合并症病人的

第79天护考天天学妊娠期合并症病人的

 

北京中西手足癣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593664.html
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护理妊娠及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①妊娠期总血容量增加,妊娠32~34周达高峰。②分娩期第二产程时孕妇需屏气。③产褥期产后3日内仍是心脏负担较重的时期。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

根据病人所能耐受的日常体力活动将心功能分为四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不适,轻微日常工作即感不适、心悸、呼吸困难,或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者。Ⅳ级一般体力活动严重受限制,不能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有心悸、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表现。临床表现早期心力衰竭①轻微活动后即有胸闷、心悸、气短;②休息时心率超过次/分;③夜间常因胸闷而需坐起,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④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左心衰肺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全心衰竭右心衰继发于左心衰而形成全心衰。治疗原则非孕期根据孕妇所患心脏病类型、病情及心功能状态,确定病人是否可以妊娠。妊娠期凡不宜妊娠却已怀孕者,应在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术;妊娠超过12周者应密切监护。对顽固性心力衰竭孕妇应在严密监护下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分娩期心功能Ⅰ~Ⅱ级,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子宫颈条件良好者,在严密监护下可经阴道分娩,第二产程时需助产。心功能Ⅲ~Ⅳ级,胎儿偏大,子宫颈条件不佳,合并有其他并发症者,可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产褥期产后3天内,尤其24小时内,仍是心力衰竭发生的危险期,产妇应充分休息且需严密监护。按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心功能Ⅲ级或以上者不宜哺乳。不宜再妊娠者,建议产后1周行绝育术。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如厕自理缺陷与心功能不全需绝对卧床休息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胎儿窘迫。焦虑与害怕不确定的妊娠结果有关护理措施妊娠期(1)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或家庭访视。重点评估心功能及胎儿宫内情况。心功能Ⅰ~Ⅱ级者,应在妊娠36~38周入院待产。(2)预防心力衰竭,保证孕妇每天至少10小时的睡眠且中午宜休息2小时,休息时采取左侧卧位或半卧位。(3)预防治疗诱发心力衰竭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等。(4)指导孕妇及家属掌握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相关知识。(5)急性心力衰竭的紧急处理。病人取坐位,双腿下垂;立即高流量加压吸氧;按医嘱用药,如利尿药、扩血管药、强心剂、氨茶碱等。另外,一定情况下可用四肢轮流三肢结扎法。分娩期(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心衰征象。产程中可以给予抬高床头,鼓励产妇适当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观察产程进展;及时发现有无难产征象。(2)缩短第二产程,进行阴道切开术或阴道助产术。(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胎儿娩出后,立即在腹部放置沙袋,减少腹腔压力骤减对血液循环的影响。(5)产程中合理控制入量,遵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物。(6)产后给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禁用麦角新碱。(7)心理支持产褥期(1)产后72小时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产妇应半卧位或左侧卧位,保证休息,镇静,在心功能允许时,鼓励早期下床适度活动。(2)心功能Ⅰ~Ⅱ级的产妇可以母乳喂养;Ⅲ级或以上者,应及时回乳。(3)遵医嘱继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妊娠合并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

妊娠可使原有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加重,使隐性糖尿病显性化,使既往无糖尿病的孕妇发生糖尿病。分娩过程中,产妇易发生低血糖。胎盘娩出后,若未及时下调胰岛素剂量,则易导致产妇低血糖症状的发生。妊娠期胰岛素的需要量增加,糖耐量减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孕妇极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对孕妇影响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手术产率、产伤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增高。而且泌尿系感染多见,且感染后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的影响巨大儿、胎儿畸形、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明显增高。对新生儿的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增加,而且容易出现新生儿低血糖。辅助检查

葡萄糖耐量试验:禁食8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分别抽取服糖前、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从开始饮用葡萄糖水计算)。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分别为5.1mmol/L、10.0mmol/L、8.5mmol/L。任何一点血糖值达到或者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GDM。

治疗原则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孕妇无明显饥饿感,空腹和餐前30分钟血糖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4.4~6.7mmol/L,夜间血糖在4.4~6.7mmol/L。同时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尿酮体阴性。

血糖控制满意的孕前糖尿病或胰岛素治疗的GDM,一般于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

糖尿病不是剖宫产指征。

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或既往有死胎、死产史者,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或高于机体需要量与血糖代谢异常有关。知识缺乏缺乏饮食控制的相关知识。有胎儿受伤的危险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胎盘功能低下、巨大儿、畸形儿有关。护理措施分娩期术日停止皮下胰岛素,产程不宜过长。阴道分娩时,应严密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鼓励产妇左侧卧位。密切监护胎儿状况。无论新生儿体重大小均按早产儿提供护理。在新生儿娩出30分钟后定时滴服葡萄糖液防止低血糖,同时预防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产褥期分娩后胰岛素用量应减少至分娩前1/2~1/3,并根据产后空腹血糖值调整胰岛素用量。贫血

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且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

辅助检查

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g/L,血细胞比容<0.33或红细胞计数<3.5x/L,则可诊断为妊娠期贫血。

治疗原则

解除病因,治疗并发症,补充铁剂。如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行剖宫产术者,宜少量多次输血。同时积极预防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

护理措施

预防:妊娠前积极治疗慢性失血性疾病,改变长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适度增加营养,必要时补充铁剂,以增加铁的储备。

饮食护理:建议孕妇摄取高铁、高蛋白质及高维生素C食物。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

正确服用铁剂:铁剂的补充应首选口服制剂,补充铁剂的同时服维生素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指导饭后或餐中服用铁剂。对于妊娠末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口服铁剂胃肠道反应较重者,可采用深部肌内注射法补充铁剂。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者应休息,以减轻机体对氧的消耗,避免因头晕而发生意外。

分娩期:临产前备新鲜血。严密观察产程,第二产程酌情给予阴道助产。预防产后出血。胎儿前肩娩出时,给予宫缩剂。

产褥期: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继续应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补充铁剂,纠正贫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dnzr.com/wazz/13394.html

当前时间: